在希望的田野上

——走进浙江金华“人民音乐家”施光南故居

来源:学习时报

  “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循着歌声,踏着节拍,从金华市区向东30多公里,我们来到金东区源东乡东叶村,这里山水相依,风景秀丽,“人民音乐家”施光南的故居坐落此间。施光南(1940—1990年)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音乐作品,2018年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改革先锋”称号。

  施光南故居是其父亲施复亮(又名施存统,是我党最早的一批党员,民建主要发起人之一)与母亲钟复光亲自建造。2005年3月,故居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列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2014年,故居两次得以修缮;2022年底,当地政府又修缮并对展陈内容进行数字化提升。故居现保存完好,整个建筑坐北朝南,呈长方形布局,占地315平方米,由前院、主体建筑和后园组成。

  故居南门,就是故居的正大门。大门两侧有一副对联:一寸丹心,总是爱国济世;无尽旋律,何非时曲民声。这副对联是由书法家张旭光题写。迈进大门,就是前院,院内的西边建有一个亭子,叫做“光亮亭”,各取施复亮与妻子钟复光名字里的一个字组成。院内东边竖立着一尊父子俩的全身像,边上的石碑镌刻着父子俩的生平。

  走进内院大门,便是故居的主体建筑,这是一座两层、典型的江南徽派建筑。主体建筑为一进五开两厢七间,正面为一进五开间堂楼,每一开间约25平方米,左右各有一个楼梯间,两侧厢房各一间,与内大门围合成一天井的三合院式院落。正厅叫做“复本堂”,意思是不忘马克思主义之本。东边是施复亮的起居室和书房,西边是施光南居住室和厨房。左右两侧厅展示的是施光南及其父母的珍贵史料和施光南的一些日记手稿,其中有一张他13岁时的手迹,这是一首小诗:时刻看看这只手,想想做得够不够,领袖的温暖记在心,永远跟党向前走!1953年10月1日,他随父亲登上天安门城楼,见到了自己敬仰的毛泽东并有幸与伟人握了手,这首小诗记录了他的喜悦心情和远大志向。此后,施光南坚定信念,毕其一生为民创作,以辛勤汗水颂歌时代。西侧厢房陈列着施家父子的相关资料和物品,其中有一台北京牌电视机引人注目,这是1960年毛泽东赠送给施家的,当年北京牌电视机产量不到200台,弥足珍贵。

  东侧门是故居的出口,侧门额上“半耕半读”四字,由时任上海大学校长于右任所题写。东侧门右前方就是“人民音乐家施光南纪念馆”。纪念馆占地300多平方米,从高空看是一架钢琴的形状,分为三层,地下一层为下沉式音乐回廊,地上两层是展出大厅。分别以“人民的心声”“声生永不息”“不朽的音符”作为三层展厅主题。馆内共收藏了施光南一生创作的1300多首曲子,200多首歌曲的创作手稿、300多张获奖证书,以及各界人士对他的回忆和评价。陪伴施光南到生命终点的那架钢琴也静静地摆放在这里,似乎在向参观者倾诉着对主人的思念。

  馆内展陈的施光南创作手稿中,包括人们耳熟能详的经典之作。一张张手稿凝聚着音乐家的创作激情,一个个音符记录下时代的永恒。施光南在几十年的音乐创作生涯中,总是与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谱写出人民的心声和愿景,如盎然生机的《在希望的田野上》,陶醉人心的《吐鲁番的葡萄熟了》,旋律流畅的《打起手鼓唱起歌》,还有荡气回肠的《祝酒歌》,优美抒情的《月光下的凤尾竹》等。施光南的音乐呈现的是壮阔的时代旋律,表达的是老百姓最真切的生活感受,动听、耐听,深受人民喜爱。

  凝望着音乐家的这些手稿和他心爱的那架钢琴,我在想,音乐史上的经典之所以历久弥新,因为写实景、唱真情、鼓人心。这些音乐作品饱含着对伟大祖国的深情、对美好生活的讴歌,引人前行,催人奋进。1981年,施光南借着对家乡东叶村山清水秀、乡风淳朴的美好回忆,完成了《在希望的田野上》的谱曲,用美丽的音乐将一幅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农村画面展现得淋漓尽致,使音乐既体现出时代精神,又洋溢着清新的泥土气息,引起听众深深共鸣。

  “能唤醒春天的土地,激发生命的力量,凝聚着家国情怀”,这是人们对施光南音乐的评价。他曾说:“对祖国的热爱是我创作的永恒主题。”施光南的音乐不仅令一代代青年陶醉,产生内心的共鸣,更能唤起他们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在他们心中埋下爱国爱家爱生活的种子,激发他们积极向上、向善的热情。

  离开东叶村时,我的耳边依然萦绕着歌声“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是啊,艺术工作者只有始终深耕在希望的田野上,扎根于人民生活的热土中,坚持为人民创作,为时代放歌,才能成就富有生命力的精品佳作。

  (来源:《学习时报》)